
隨著環保政策日益嚴格,工業廢水治理已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。其中,膠粉劑作為廣泛應用于建筑、涂料、紡織、造紙等領域的基礎材料,在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也逐漸引起關注。膠粉劑生產廢水通常具有高COD、懸浮物多、成分復雜、可生化性一般或較差等特點,若不加以科學處理,不僅難以達標排放,還可能對企業運營造成環保風險。那么,膠粉劑生產廢水如何處理?本文為您梳理一套實用的解決方案。
一、膠粉劑生產廢水的特點
COD濃度高:常在3000~10000 mg/L之間;
SS含量高:含有未反應原料、助劑顆粒等;
含有機溶劑與添加劑:如分散劑、穩定劑等,部分物質對微生物有毒害作用;
色度深、氣味重;
pH波動大:受生產工藝影響明顯。
這些特點決定了單一處理方式難以滿足排放要求,因此在膠粉劑生產廢水處理中需采用“預處理+生化處理+深度處理”的組合工藝進行綜合治理。
二、常見處理工藝流程
1. 預處理階段(物理化學法)
格柵 + 初沉池:去除大顆粒雜質和部分懸浮物;
混凝沉淀 / 氣浮:加入PAC、PAM等藥劑,去除細小懸浮物、膠體及部分COD;
深度氧化(芬頓、臭氧等):用于打開難降解有機物結構,提高后續生物處理效率。
2. 生化處理階段(核心處理單元)
厭氧處理(如UASB、IC):適用于高濃度有機廢水;可回收沼氣能源;出水COD可降至800~1500 mg/L左右。
好氧處理(如SBR、MBR、活性污泥法):進一步降解剩余有機物;去除氨氮,提升出水水質;MBR膜系統出水清澈,適合高標準回用場景。
3. 深度處理階段(保障達標)
活性炭吸附 / 石英砂過濾:去除微量污染物、色度和異味;提高出水透明度。
膜分離技術(納濾NF、反滲透RO):實現中水回用或零排放目標;適用于有回用水質要求的企業。
膠粉劑生產廢水雖然處理難度較大,但只要選擇合適的工藝路線,完全能夠實現有效處理、穩定達標、資源回收、成本可控的目標。
廣州漓源環保技術有限公司專注于工業廢水治理19年,已為眾多化工企業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,助力企業在環保合規的同時,實現綠色轉型與效益雙贏。如果您也有膠粉劑生產廢水處理的需求,歡迎咨詢漓源環保工程師。漓源環保工程師聯系電話:辛工:13580340580 張工:13600466042